國 立 臺 南 大 學 戲 劇 創 作 與 應 用 學 系
/ 專 任 師 資
/ 專 任 師 資
專任教師 林玫君專長領域
戲劇教育理論與行動實務、表演藝術課程、評量與教師訓練 美感&藝術教育研究、博物館戲劇互動課程設計與培訓 林玫君老師於1987年至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戲劇研究所,參與美國戲劇課綱計畫,隨後取得課程與教學博士學位。1992年回台任教於南大幼教系,歷經十年完成《創作性戲劇理論與實務》,為亞洲華人區最早戲劇教育研究專書。2003年草創「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聘任英美優秀師資,發展「戲劇」應用於學校與社區系所特色,廣邀歐美名家來台交流研討,成為亞洲「應用戲劇」學術重鎮。
在個人研究方面,林教授多年投入科技部計畫,聚焦於戲劇教育,包含「表演藝術課程與評量」、「師資培育」及「全球在地化」和「跨國比較」等,成果豐碩並常刊登於SSCI、TSSCI期刊,另外也出版《兒童戲劇教育》系列專書,獲得多次科技部傑出優秀人才與彈性薪資獎勵。在應用劇場部分,早期帶領同仁投入「博物館戲劇計畫」,主持臺史博常設展及特展之戲劇導覽,也和澎湖生活館合作,發展「戲劇百寶箱」常設計畫,讓博物館走入學校社區,而國內「博物館戲劇導覽」也蔚為一時風尚。 在學術服務方面,林教授創立《戲劇教育及劇場研究》期刊及「臺灣戲劇教育與應用學會」並擔任臺灣藝術教育研究(TSSCI)戲劇研究期刊(HCI)編輯委員。在國際間,二度受邀至英美擔任訪問學者,也是國際戲劇教育學會重要代表(AATE、IDEA、IDERI),並曾擔任UNESCO藝術教育委員,並參與英國戲劇教育期刊(RIDE, SSCI)、澳洲戲劇教育期刊(ADEJ)、美國國際藝術教育期刊(IJEA)等編輯工作。 在國家級計畫方面,林教授一直致力於臺灣美感及藝術教育推動計畫。自2006年著手進行教育部《幼兒園新課綱──美感領域》實驗計畫,2012年完成新課綱撰寫,隨後出版《幼兒園美感教育》專書(2015,2021),為現場教師提供第一手課程實踐參考。近十年間又再度受教育部師藝司委託,擔任《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總計畫主持人,至今在臺灣各地建立百多個美感特色基地學校及教師專業社群,讓美感教育遍灑各地,為國民美感素養奠定紮實的基礎。林教授也關注台灣藝術教育長遠發展,目前擔任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動會委員、中等藝術領域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和亞太美感暨戲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博物館導覽課程實踐案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戲劇百寶箱《真正的人》 統整課程精神的定義與範圍
幼兒園美感教育計畫 |
博物館導覽課程實踐案例
|
2006-2012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新課綱 ─美感領域課程實驗及編製計畫 |
|
2014-2023
幼兒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 |
|
2019
高雄市鼎金國小附設幼兒園 ─戲劇臨床教學及課程指導 |
|
2021 臺南市文元國小附設幼兒園 ─戲劇臨床教學及課程指導 |
|
2022
國立嘉義附設實驗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美感計畫案例園戲劇課程指導 |
|
2008-2009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戲劇導覽及展演計畫 |
|
2010
霧社事件80週年巡迴展教育活動 ─戲劇百寶箱研發製作: 《霧社事件誌─真正的人》 |
|
2013-2014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02-103年常設展 教育推廣計畫 ─戲劇百寶箱研發製作&導覽員訓練: 《當我們同在一起》(荷據時期) 《唐山過台灣》(清領時期) 《真正的人》修訂版(日治) |
|
2015
澎湖生活博物館常設展 ─教案及教具箱研究製作案: 《大船入港》、《山海人生》 |
|
2018
臺南市水交社文化園區 ─飛行親子館策展計畫 |
|
2017-2023
師資培育大學藝術領域 ─教學研究中心計畫 |
|
2013-2014
戲劇教育方案實習【大手拉小手 一同去玩戲】 ─《奶奶的摩托車》、《樹逃走了》、 《魚兒水中游》、《短耳兔》 |
|
|
|